2024年以來,湖南省醴陵市深入貫徹落實《全國黨員教育培訓工作規劃(2024—2028年)》任務要求,以“三心三實”為工作主線,全面提升黨員教育陣地、師資、課程等要素建設,探索可學可用的黨員教育新路徑,推動黨員教育取得實效。
悉心組織,在規定動作上出“實招”
針對不同領域黨員,注重分層分類,確保黨員教育常態化培訓落實落細。
抓好集中培訓。堅持市、街鎮、村(社區)三級統籌聯動,完善“上下一體”推動機制。按照“市級重點培訓+鎮街普遍培訓+村(社區)兜底培訓”,綜合運用專題班、“田間課堂”、農村黨員冬春訓等形式,組織黨員集中培訓。
抓好分類培訓。落實省委組織部部署,開展黨員教育“六大輪訓計劃”,實施農村黨員鄉村振興、城市黨員“基層善治”、機關黨員“素質提升”、事業單位黨員“履職賦能”、企業黨員“助力發展”、新興領域黨員“思想引領”輪訓計劃。培訓黨員1.5萬人次,課程匹配度達90%以上,實現“干什么學什么、缺什么補什么”。
抓好線上培訓。整合用好共產黨員網、“學習強國”等線上資源,依托“一月一課一片一實踐”主題黨日暨黨員教育資源推薦包,打造黨員教育“網上課堂”。
用心發力,在特色動作上下“實功”
緊扣新時代黨員教育培訓新任務,靶向施策,創新培訓載體,彰顯地方特色。
打造“浸潤人心”的黨課。深化“黨課開講啦”活動,開發《烽火歲月家國情》《人民的戰士耿飚》《最后的囑托》等15個精品紅色故事,拍攝《湘尋》《醴陵人物》等8部電教片。常態化推進“微黨課”,鼓勵黨員在田間地頭、車間班組開講,變一人講為大家講,讓黨課更具親和力和感染力。
挖掘“可信可學”的榜樣。深入開展“學習身邊榜樣”活動,挖掘“護學老人”湯其雪、“義務宣講”趙石毛等先進典型,將黨員典型教育“串珠成鏈”,構成以點帶面的發現榜樣、學做榜樣常態化機制。借助黨員教育電視片《基層人物傳》,引導廣大黨員學先進、趕先進、做先進。
培育“能上能下”的師資。建立市級黨員教育培訓名師庫,廣泛吸納黨員領導干部、專家學者、先進典型、產業技能人才,著力構建領導干部講政策、專家學者講理論、業務骨干講技能、基層干部講案例的教學體系。成立“理想瓷城”宣講隊、紅色故事宣講團、“美在金秋”老干部宣講團,推進“名師下基層”活動,讓優質師資直達一線。
精心打造,在自選動作上見“實效”
積極構建黨員教育陣地體系新格局,推動陣地建設從覆蓋到功能的轉變,從數量向質量的提升。
在“面”上做強。發揮黨校主渠道、主陣地作用,加強24個鎮街黨校建設。統籌利用黨員活動室、黨群服務中心、遠程教育站點、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等場所,構建起橫向到邊、縱向到底的基層黨員教育網絡,實現日常教育培訓零距離、全覆蓋。
在“線”上做大。緊扣基層治理、紅色文旅等主題,開發連接城區、楓林等地的黨員教育精品路線,將黨員教育基地、紅色景點與產業示范單位串聯,打造“一小時培訓圈”,完善“課堂+基地”模式,采用講授式、研討式、觀摩式等教學方式,提升教育的現場體驗感和實效性。
在“點”上做優。創建市委黨校省級黨員教育示范基地,和李立三同志故居、耿飚舊居等6個省、市現場教學點,構建“1+6”格局。創新“吃住在農家、課堂在鄉村”模式,打造隆興坳基層黨員教育品牌,為黨員教育提供了堅實的硬件支撐和特色品牌保障。
共產黨員網 版權所有 京ICP備12024993號-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