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龍江省大興安嶺地區加格達奇區聚焦“身在最北方·心向黨中央”政治信仰教育,堅持將黨建作為引領鄉村振興的動力引擎,全面實施黨建引領鄉村振興工程,通過強化基礎保障,創新黨建載體,抓實成果轉化,全面提升農村基層黨組織凝聚力,為推動鄉村振興發展提供堅強組織保證。
強化基礎保障,夯實發展根基
加格達奇區通過強化鄉村“人財物”等各項資源配置,著力打造鄉村振興發展良好環境,形成了“有人管事、有人干事、有錢辦事”的生動局面。
實施“帶頭人”能力素質提升工程。依托村“兩委”換屆選舉有利契機,以“兩好三強”為標準,選優配強村“兩委”班子。為兩鄉8個村選派了駐村“第一書記”和駐村工作隊,實現了全覆蓋,制定下發了《加格達奇區委選派駐村第一書記管理考核實施細則》,加強對第一書記的監督管理。依托“云端夜校”,定期開展村“兩委”班子成員、駐村“第一書記”培訓班,從源頭上提升村“帶頭人”的能力本領,增強黨組織的生機與活力。
實施農村實用人才助力鄉村振興工程。建立農村實用人才培養、服務、評價、激勵機制,強化人才創業資金政策保障。加大農村實用人才培養力度,以項目帶動推動產學研合作,選派9名科技特派員,引進推廣蜜天下西瓜、華疆2等良種12個,大豆壟三栽培技術等應用技術9項,舉辦高寒地區棚室蔬菜生產管理技術等培訓班28次,建立大豆優良品種和先進栽培模式的試驗、育種和示范基地。
實施村級黨組織陣地建設提升工程。針對村級活動陣地建設不規范,從強化基礎設施建設入手,不斷加大資金投入,建設了加北鄉黨史館,在8個村級黨組織建立了黨員活動室,設置了農民書屋,安裝了遠程教育網絡,打造了加北鄉加北村、白樺鄉加南村等黨建示范點。
創新黨建載體,筑牢戰斗堡壘
加格達奇區按照“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鄉村振興戰略總要求,在全區兩鄉8個行政村創新開展了7季鄉村擂臺賽,推動農村基層黨組織全面進步、全面過硬。
創新比賽形式。活動采取“匯報演說+村村觀摩+綜合測評”方式,進行季評掛牌、年評表彰。加北鄉第七季“鄉村擂臺”,通過“誰不說咱家鄉好”“鄉村振興碩果豐”“在希望的田野上”三個回合,拿出“看家本領”,晾曬“發展成果”,賽出了“比武打擂”的“火藥味”和“精氣神”,現場觀摩領導作為評委,以“雞蛋投筐”方式為三個村進行投票打分,全方位展示各村發展變化之新。
推進比學趕超。每季度末,鄉黨委按照各村黨組織最終得分評選出優秀、良好、一般、較差四個等級,相應授予“紅”“橙”“黃”“藍”四色旗。每年度末,組織部門對各鄉黨委推選出的優秀村黨組織進行綜合評定,最終評選出一個“年度擂主”,進一步引導農村基層黨組織樹立比學趕超競爭意識。
突出結果運用。區委組織部對每季度被授予“紅”旗村的黨組織書記和駐村第一書記,給予500元獎勵,村“兩委”班子成員和駐村工作隊員各給予200元獎勵;年末評比中獲得“年度擂主”的村級黨組織,在全區進行表彰并給予1萬元黨建活動經費獎勵。把開辦“鄉村擂臺”情況納入基層黨組織書記抓黨建述職評議考核和年底黨建考核內容,并及時跟進指導,督辦問效,激發村“兩委”干部和廣大黨員群眾參與鄉村振興的主動性、積極性。
抓實成果轉化,助力鄉村振興
加格達奇區突出黨建引領作用,聚焦成果轉化,統籌推進鞏固脫貧攻堅成果與鄉村振興有效銜接。
發展壯大集體經濟。把村級集體經濟作為鄉村發展“重頭戲”,大力發展集體產業項目,實施了西嶺集貿市場、幸福北藥種植、雙合益農服務隊、白樺工程服務隊、加南村門市房等產業項目。2022年,8個行政村集體經濟均達到年收入20萬元以上,總額超過230余萬元。
推進美麗鄉村建設。大力推進農村人居環境整治,以清臟、治亂、增綠和村容村貌提升為主攻方向,解決農村環境突出問題。累計投入3000余萬元建設美麗鄉村,新建村屯主路19公里,新裝太陽能路燈580余盞,8個行政村垃圾分揀中心全部投入使用,鄉村條件大為改觀,加北鄉加北村榮獲省級文明村。
推動產業項目發展。強化鄉村旅游產業帶動,利用城市近郊獨特區位優勢打造近郊游,白樺鄉全力發展寒地龍藥產業,成為全省中草藥強鄉。加南村通過“興安百藥谷”中藥材展示園和土灶臺農家樂吸引游客,帶動鄉村采摘產業發展,旅游觀光人數達到5萬人次,20戶加南村村民致富增收,年均增收3萬余元。
共產黨員網 版權所有 京ICP備12024993號-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