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观看视频91,天天操操夜夜操,天天拍夜夜,av在线免费播放网址,在线免费观看一区,亚洲黄色第一网站,商场女厕偷拍一区二区三区视频

手機版

歡迎使用手機瀏覽

1 1 1

組織指哪我“戰”哪——湖南省郴州市桂東縣漚江鎮青竹村第一書記黃友蘭自述

共產黨員網 打印 糾錯
微信掃一掃 ×
收聽本文 00:00/00:00

  我叫黃友蘭,今年54歲,退役軍人,現為湖南省郴州市派駐桂東縣漚江鎮青竹村第一書記、工作隊隊長。2013年以來,我已在扶貧一線戰斗了近8年,大家都叫我“扶貧專業戶”。這8年來,我先后擔任過3個貧困村的第一書記、工作隊隊長,2019年被評為湖南省“百名最美扶貧人物”。

1

三合村:探索“村企合一”模式,造就全國美麗鄉村

  2013年3月,我主動請纓,到郴州市北湖區三合村參加城鄉統籌發展工作。在這里,我以黨建為引領,確定了三合村發展的主題,即“唯美三合·森林濕地生態村”“愛尚三合·婚紗攝影藝術村”“人文三合·鄉土鄉情體驗村”,實施“村企合一”模式,被上級部門列為經典案例,獲二等獎。

  村級企業三合喬龍公司在2013年、2014年兩年銷售額達5000萬元,為村里增加就業崗位319個,被授予郴州市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和湖南省5A休閑農莊稱號。三合村先后榮獲全國生態文化村、全國美麗鄉村、湖南省城鄉統籌建設示范村等榮譽稱號。

1

青竹村:從貧困村到湖南精準扶貧示范村

  當我帶著豐收的喜悅,準備回單位之際,局領導找我談話,要求我去桂東縣青竹村幫帶3個月。這一帶,又干了5年。

  青竹村是全市出了名的貧困村,有貧困戶106戶338人。“黃泥抖成的墻,茅草蓋成的房,寒冬臘月賣木炭,光棍排成行。”這句民謠,是對青竹村貧窮的真實寫照。

  除了有一個炎陵縣的經營者在這里租地種黃桃外,村里沒有任何其他產業。只有產業發展了,貧困戶的口袋才能鼓起來。通過走訪調研,多方考察,我發現黃桃市場價格很高,能賣到6元一公斤,村里土壤、氣候都適合種植,加之其他地方種植少,可以大力發展。另外,城市對農產品的品質要求高,可以鼓勵農戶養土雞。我與村里黨員干部商量后,決定帶領村民種黃桃、養土雞。我和黨員到鄉親們家里,苦口婆心做工作,掰著手指頭算經濟賬;組織村民到市里學習養殖技術、考察銷售市場;還免費為愿意養雞的貧困戶提供雞苗,大大激發了村民的積極性。

  村里有個貧困戶羅桂前,當時領養了300只雞苗,但是由于沒掌握科學養殖技術,雞接二連三死亡,他對養雞失去了信心。為了重振羅桂前的信心,我請來專家指導,手把手地教他搭建雞棚、調配飼料和疾病防治等技術。如今,他成了全村有名的養雞大戶,還搞起了農家樂,走上了致富路。

  種植黃桃是個技術活兒,挖坑、施底肥、放苗、培土、修枝剪葉等,每一個環節都有一定的規矩。我邀請炎陵縣種植黃桃的師傅現場講授、手把手指導,讓貧困戶全面掌握了黃桃的種植技術和管理方法。現在,全村黃桃種植面積達1800畝,僅此一項,每年可為貧困戶每戶增收6000~8000元。

  我們趁熱打鐵,先后引進了梅花鹿、藏香豬、肉牛、高山禾花魚等養殖項目,讓村民實現了家門口就業。2017年,全村人均年收入達到了9839元,被評為湖南省精準扶貧示范村、湖南省美麗鄉村。

漚菜村:下好全村脫貧“三步棋”

  2017年5月,組織上又安排我轉移扶貧戰場,到桂東縣漚江鎮漚菜村擔任第一書記、工作隊隊長。漚菜村共有2113人,2017年有貧困村民352人。漚菜村地處城鄉接合部,外來務工人員多,不好管理;合村不合心,村委領導班子軟弱渙散。怎么辦?我左思右想,徹夜難眠。最后,我決定下好“三步棋”。

  第一步棋,班子引領,凝神聚力。我積極向鎮黨委匯報,利用支部換屆的契機,選舉了2名致富帶頭人擔任村黨支部書記、村委會主任,調優配強村“兩委”成員,5名村干部平均年齡40歲。同時,我們通過抓“三會一課”、主題黨日、談心談話,把黨員干部的思想統一起來、力量凝聚起來。人心齊泰山移,一些村民反映強烈的問題迎刃而解。

  第二步棋,盤活資產,筑巢引鳳。老村部有500平方米建筑面積,閑置多年,我們覺得太浪費,便籌資20萬元對其進行改造。之后,我努力協調引進金鉆手袋廠在新改造的村部創辦扶貧車間,解決了30多名留守勞動力的就業難題,每人每月工資2 000多元。

  第三步棋,流轉土地,發展產業。把不在規劃區內的邊角地帶、拋荒地等近千畝零碎地打包流轉給村里,再由村里溢價出租給投資商種植藥用牡丹,建立了近千畝牡丹園,既讓大量閑置土地得到了充分利用,又美化了生態環境,吸引了不少生態旅游愛好者來村里休閑度假。

  當時,在漚菜村的短短7個月時間里,我們自加壓力,堡壘一個接著一個攻,硬骨頭一塊接著一塊啃。我們先后扶持產業大戶發展電商平臺,銷售黃桃、水晶梨、土雞等農副產品;引進企業委托幫扶貧困戶116戶;成立合作社種植黃桃、水晶梨等,村集體經濟年收入達到7萬元,全村共有213人在2017年實現脫貧。

又戰青竹村

  2019年年初,組織上又安排我到青竹村擔任第一書記、工作隊隊長。經過幾年的艱苦努力,青竹村已舊貌換新顏,這里山美水美、氣候宜人、基礎設施完善,僅農家樂就發展了29家。青竹村成為農家休閑和避暑度假的新勝地,2019年全村實現旅游收入400余萬元,成為村民創收新的增長點。

  為了讓青竹村的子子孫孫銘記黨恩,我們組織編寫了《青竹村志》,把青竹村的脫貧歷程、先進人物、山鄉巨變、產業項目發展等載入史冊。

  扶貧工作中,我有好幾次與“死神”擦肩而過。2019年5月的一天,我和村支部書記駕車去縣城參加會議。車子行駛到三千湖沿湖路段,突然聽到“轟隆”一聲巨響,我預感到是山體滑坡,趕緊叫村支部書記加大油門往前沖,只見一塊巨石從山上滾落下來,砸中了車子的后輪眉。如果我們反應慢一點,后果不堪設想!

  有人說我傻,這么多年到村里受苦受累,究竟圖什么。我圖什么,我就圖一點,那就是:作為一名共產黨員,作為一名退役軍人,只要組織需要,我決不辜負組織的重托!

(本文選自《奮斗在脫貧攻堅一線的第一書記》一書)

發布時間:2021年12月24日 16:38 來源:共產黨員網 編輯:楊安琪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