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观看视频91,天天操操夜夜操,天天拍夜夜,av在线免费播放网址,在线免费观看一区,亚洲黄色第一网站,商场女厕偷拍一区二区三区视频

手機版

歡迎使用手機瀏覽

1 1 1

強化綜合整治 建設文明法治村莊——遼寧省大連市甘井子區大連灣街道毛塋子村案例

共產黨員網 打印 糾錯
微信掃一掃 ×
收聽本文 00:00/00:00

  一、村情簡介

  毛塋子村地處大連市東北部,距大連市區25公里。村轄區面積9.6平方公里,下轄3個自然屯,全村戶籍人口1368戶3005人,外來人口3000余人。轄區內的北海工業園區共有企業160家,其中規模以上企業44家。村黨委下設5個黨支部,共有黨員112名,劃為4個網格區域,按照“班子包片、支部包點、黨員包戶”實行網格化管理。近年來,毛塋子村先后榮獲“大連市慈善村”、“大連市明星調解室”等稱號。

  二、學習收獲體會

  2019年4月,毛塋子村黨委書記伊晶參加了中央組織部、農業農村部聯合舉辦的全國農村黨支部書記抓黨建促鄉村振興培訓示范班。她表示,通過在浙江湖州5天的學習,與來自全國各地的126名村書記以及培訓班專門請來傳經送寶的4位優秀村書記們的交流,受益匪淺,主要有以下幾點體會。

  (一)從“人”的角度看,要堅持讓社會治理從“他律”走向“自律”。這次培訓通過實地考察、聽課學習,了解了安吉、長興等地的社會治理情況,深切感到這里的老百姓是社會建設的參與者、維護者和受益者,他們的“主人翁”意識讓社會治理更加高效。村規民約作為社會和諧的精神基礎,一旦流于形式就很難發揮作用。但在這里,村規民約變成了硬約束,讓村民在遵守村規民約時從“他律”走向了“自律”。鄉風文明是社會治理的重要內容,社會治理在“治”的同時,更要注重“育”,積極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培育良好鄉風民風。社會治理實質上就是通過人在社會治理中發揮主動作用,實現有效治理,形成良好的社會風氣和鄉風民風。

  (二)從發展的角度看,要堅持以發展壯大集體經濟來夯實執政基礎。現場教學點之一的安吉縣魯家村,在將魯家村田園綜合體交給專業的旅游公司運營時,把村里利用國家項目資金建成的基礎設施折算成村集體的資本,占股49%,為全體村民爭取到利益保障。這一做法給自己帶來了很深感觸,大家都說,要實現共同富裕,發展和壯大集體經濟是基礎和保證,如果只有“流”、沒有“源”,集體經濟實力弱,就會弱化黨建的基礎,弱化公共服務的水平,弱化百姓的幸福感。必須借著當前農村集體經濟產權制度改革之機,完善和創新經營制度,按照加強和改進鄉村治理的指導意見要求,堅持黨組織領導、領辦,發展壯大集體經濟,不斷夯實黨在基層的執政基礎。

  (三)從可持續的角度看,要堅持將生態優勢轉化為發展優勢。這次學習來到了習近平總書記“兩山”理論的發源地,學員們看到這些村莊在生態文明理論指導下,真正讓綠水青山變成了金山銀山。各地的村干部們都應該抓住契機,用“兩山”理論指導推動鄉村振興,從治理環境衛生入手,從完善基礎設施開始,用綠水青山和完善的配套來優化營商硬環境,用干部的優質服務和先進理念來優化營商軟環境,吸引更多高質量項目,吸引更多優秀人才,真正將生態優勢轉化為發展優勢。

  三、學以致用舉措和成效

  通過5天的學習,對標安吉縣的余村、魯家村等踐行習近平總書記“兩山”理論、以生態文明推動鄉村振興走在前列的村子,伊晶感到毛塋子村還有很多差距和不足,比如,壯大集體經濟的辦法不多、社會治理的現代化水平比較落后、村民在鄉風文明中的自律性明顯不足,等等。伊晶結合村情實際、針對短板,主要采取了以下做法。

  (一)深刻領悟培訓精神,打牢鄉村振興思想基礎。學習結束后,伊晶認真對學習的內容進行了反復消化和理解,整理學習筆記,撰寫學習體會,按照街道黨工委要求,在街道黨務工作者培訓會和全村黨員大會上作匯報,向大家傳達了培訓內容,并交流了學習體會。通過向村干部傳達余村的經驗,凝聚起思想共識,那就是要積極推動以黨建引領鄉村振興,要把夯實基層基礎作為固本之策,要提升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健全黨組織領導的自治、法治、德治相結合的鄉村治理體系,營造充滿活力、和諧有序的社會氛圍,增強村民的獲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二)開展環境綜合整治,配合創建文明城市。毛塋子村結合大連市開展創建文明城市工作,對村里環境衛生及基礎設施建設進行了全面的清理和整治。在雨季來臨前,集中清理轄區河溝,消除安全隱患,共清理淤泥3000余立方米、整治面積3500余平方米、清理溝上鋪設物1000余平方米、拆除違建200平方米。組織力量清理環境衛生,加大環衛隊清理力度,集中清理河溝垃圾、沿街野廣告、占道經營及違規廣告牌匾等,轄區環境變得干凈整潔了,營商環境更加優化了。

  (三)發揮志愿服務隊伍作用,推進法治鄉村建設。組建毛塋子村志愿者服務隊,由120名黨員、巾幗志愿者參加,定期開展志愿服務活動。加大對交通秩序的引導和文化環境的監督,深入市場、學校周邊、網吧等,整治不文明現象。開展“守護濱城·平安志愿者在行動”活動,提高村民的文明素質和安全意識,構建和諧文明環境。積極推進法治鄉村建設,開展農村法治宣傳,讓全村村民知法懂法守法,也促使村干部們在開展工作時依法辦事。

發布時間:2020年05月19日 12:29 來源:共產黨員網 編輯:石光輝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