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馬鞍山市和縣是傳統的蔬菜生產大縣,蔬菜產業起步早、規模大、水平高,被譽為“中國蔬菜之鄉”。當前,為推動蔬菜產業全面復工復產,促進農民增收,決戰決勝脫貧攻堅,和縣縣委實行縣領導包鎮、鎮領導包村、村干部包網格、網格黨員包戶的四級聯動聯保責任制,組織1000余名黨員干部包村、進組、入戶,全力守護“長江中下游最大的菜籃子”。
物資保障足,春耕備耕不誤時
全縣早動員、早部署,發動各級基層黨組織千方百計籌集化肥1000噸,農藥44噸,種子68萬公斤,種苗1.5億株,農膜44噸,大棚耗材780噸,飼料1000噸,農機具1370臺(套),保障春耕需求。協調農業、公安、交通、商務、供銷等多部門,為從事農資、蔬菜等農產品運輸開辟了綠色通道。幫助糧油、工廠化育苗企業、蔬菜種植合作社率先復工,累計發放通行證1550張,配送各類農業生產資料1600噸,運送蔬菜種苗2億株、種子35噸,為蔬菜春耕生產保駕護航。
技術服務優,科技興菜有保障
強化科技興農,發動黨員技術骨干成立8個小分隊集中走訪、分片包干、分類指導各地農業生產,提供24小時專家在線服務,通過廣播、電視、先鋒平臺等廣泛宣傳,引導農民錯時、有序下田,“不扎堆”、“不嘮嗑”;通過“互聯網+”、現場教學等多途徑開展技術培訓1600余人次。鼓勵機械耕作。及時投入最先進的蔬菜移栽機、植保無人機、大型自動施肥植保一體機和育苗流水線等各類先進農機具1860臺(套),采用膜下微滴灌技術,搶播搶種蔬菜19.5萬畝。積極推廣使用昆蟲性誘劑、迷向劑、粘蟲板等綠色防控技術、采用生物有機肥取代傳統的化學肥料,不斷提升蔬菜質量安全水平,推動有機蔬菜品牌化建設。
市場流通活,整合資源促銷售
創建“和縣購椒微信群”,全面動員促進主導農產品銷售。縣委書記帶頭進群,各部門、企業及社會團體、商會、各界人士積極響應,主動參與,共同編織了和縣有史以來規模最大的蔬菜銷售網,通過市場批發、單位和企業團購、超市配送、居民網購、商業零售,線上線下、多管齊下,累計銷售紅椒近9.5萬噸。推廣紅椒在田保鮮技術6000畝,有效的緩解“銷售難”問題,將疫情帶來的損失降到了最低。和縣蔬菜協會先后三次組織向武漢捐贈紅椒、蘆筍、荸薺、大蒜等優質蔬菜130噸,以實際行動支援武漢。
產業振興旺,農民增收有門路
積極發揮和縣蔬菜種植傳統優勢,深入開展“種一畝菜,脫一戶貧”行動計劃,動員全縣84支扶貧工作隊深入村組全面開展摸排,摸清蔬菜種植底數。鼓勵涉農單位、黨員種植大戶、農技人員采取點對點、戶對戶的形式幫助11個貧困村及1590戶開展特色種植業的貧困戶制定生產計劃,通過開展技術培訓、代育種苗、團購農資等形式,幫助貧困戶解決蔬菜種植各環節的實際困難,引導他們通過蔬菜發展產業,實現持續脫貧致富。目前,11個貧困村“金菜地”春季換茬生產已全部結束,貧困戶特色種植業生產滿血復工。
共產黨員網 版權所有 京ICP備12024993號-1